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| RSS
·2018年宁波市热处理学会理事会暨18年学术年会的通知 ·关于编辑出版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会员名簿(2018版)的通·中国热处理技术网投稿指南 ·宁波市热处理学会会员入会须知·会员用户完善注册信息通知 
站内搜索: 高级搜索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技术专题 > 感应热处理

感应热处理技术发展六十年

时间:2010-10-05 12:51:04  来源:中国金属加工在线  作者:
 
六、感应热处理标准制订与修改
感应热处理标准从无到有并不断修订,与感应热处理相关的标准有专标(ZB)、机标(JB)与国标。
有些从ZB升为JB再升为GB,见附表这些标准指导并监管了感应热处理的工艺,装置的技术要求,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感应热处理件的质量。
 
七、上质量、上水平独创发展我国感应热处理技术
6.gif 
60年来,感应热处理技术从学习、使用到研发,行业的进展是迈开大步的,特别是90年代后,民企起了极大的作用,像曲轴颈柔性自动淬火机床这种高、精、尖设备能批量系列生产是过去很难做到的,进入新世纪,展望未来提出如下观点:
(1)节能工艺的电耗指标应提到日程
感应热处理是节能工艺,感应透热有电耗指标,而表面淬火的电耗指标却是以零件总重量来衡量,则是错误的,试想一个大齿轮与一个小销子相比,其不加热部分的质量百分比差别极大,这种指标能起到考核作用吗?因此,应以淬硬层质量(kg)做为电耗依据,此指标创建是有难度的,但它将填补国际空白。有了电耗指标反过来考核电源、母排、淬火变压器的损耗大小、机床待机损失、水耗量等种不足之处,使节能工艺真正做到节能,这对生产厂节能起监管作用,并有利于企业创建名牌产品,用户则有正确的选择根据。
(2)严格贯彻标准与补充、修订标准
目前相当量产品未贯彻GB、JB等标准甚至还没有企业标准,而GB、JB本身类别还不够亦需要补充与修改。国外有些企业其产品说明中或协议中明确提出符合XX标准,这是产品可靠性的保证,必须重视与执行。
(3)学习交流与技术合作
企业特别是同行保守机密是自然竞争的必然,然而开展学术研讨会,探讨技术发展理论与趋势却是极有益的借鉴平台,应该提倡,这种研讨会不但在国内要多举办而且还要走出国门多参加。
(4)感应淬火的计算机模拟
多少年来,感应淬火工艺试验一直采用的选频率、调试功率密度及修改感应器、切样品看结果的现场繁重工作,已因计算机模拟法的发明而改变为轻松的电脑作业。国际上较大的感应加热公司均已使用此技术,现有ELTA、FLUX 2D、FLUX 3D等软件。ELTA软件是一个感应加热系统的电热分析程序,可用于模拟单个的各种简单几何形状的感应系统;FLUX 2D则功能更多,能模拟电磁场、温度场及其变化,图7所示为用FLUX 2D模拟半轴加热终了时的状态。
7.gif 
早在2004年,美国热处理技术发展路线图即提出“工艺和材科研发项目”,11个项目中第1项是“减少试验避免错误的设计感应器软件工具”,此项目的风险性低,因此,计算机模拟用于感应淬火工艺试验与优化感应器设计应快马加鞭了。
(5)合理的零件感应淬火技术要求
感应淬火与渗碳淬火都是表面硬化工艺,渗碳表面硬化层必定是仿形与均匀的薄层,而感应加热则是利用电磁场产生涡流加热,涡流随磁力线分布而产生,复杂形状的零件各局部的电流密度不同。因此,对产品设计者来讲,应该了解感应淬火的工艺特点,不要把感应淬火技术要求等同于渗碳要求,刻意追求与渗碳层一致的仿形均匀分布,这样不但增加工艺难度并且生产成本高昂,必要时零件进行台架试验将得出最正确的结果。
(6)培训专业人员
目前感应热处理科技人员大都来自大学的机电、材料热处理专业,国内大学中感应热处理工艺与设备的课时很少,专科及技校则更少,前苏联大学中设有感应加热专业,培养此方面人才,前苏联感应热处理专着也多;国内应重视此问题,即如何培养年轻一代感应热处理人才。
 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收藏到QQ书签

【注:本信息除来源为“中国*热处理技术网”外,均来自互联网,由“中国*热处理技术网网友”提供,仅供读者参考。如果有涉及到版权问题,请发邮件到 admin@chte.org ,我们会及时删除或处理。】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本文(共有 0 条评论)
内容页广告
最有效信息平台
最有效信息平台
最有效信息平台
得力鑫环保发黑剂
相关文章
栏目热门